水稻精米加工設備與流程的改進
在秋冬稻谷收購季節,由于氣候和農戶、糧商缺乏糧食干燥手段等原因,使大型企業難以收購到水分含量合格的稻谷。農戶若不及時收購處理,等到來年收購時,則易出現稻谷黃變、霉變等現象,給農戶和企業都帶來了不應有的損失。
谷物通風干燥機企業干燥稻谷,有航空煤油作燃料的循環烘干機,有燒煤混流烘干機和燒稻殼的順逆流烘干機。這3種干燥機干燥均勻,但必須有燃料。稻谷干燥通風機是一種利用機械通風,而不需燃料的干燥設備,采用立式逆流干燥技術,能將濕稻谷干燥到需求水分,約14.5%左右。見圖1.
還可作儲糧倉,適合于農戶使用。大型設備每臺可裝稻谷約lOt,裝機容量200500 kW,可滿足糧庫和經營企業使用。這種干燥技術與裝備,不需要使用燃料,投資可節省30%,干燥成木卜降70%以上。
濕大米的干燥一般只能晾干,不能加熱干燥,否則即產生爆腰,影響品質,但該干燥機可用作大米的干燥,當空氣相對濕度小于75 %、溫度>20 0C時,應用該干燥機可將大米水分降到13%左右,最好在秋冬干燥季節進行。
2 整精米加工技術
一般東北粳稻谷產出整精米率高,南方釉稻谷產出整精米率低。重量整精米率52%的稻谷其粒數整精米率為81%,也就是說100粒整稻谷有80粒沒碾碎,有近20粒被碾碎,挖掘這20粒碎米變成整米就是潛在的經濟效益,為此須從收割、干燥、加工各個環節抓起。
2.1整稻谷收獲技術選擇合適的聯合收割機收割,對稻谷的品質有較大影響,全喂入聯合收割機脫粒線速度26 m/s,稻谷破損以及糙米率在2%以上,整精米率卜降2%以上。半喂入聯合收獲機脫粒線速度13 m/s,稻谷破損爆腰以及糙米率在0.5%以卜,整精米率高。故應逐步淘汰全喂入收割,選擇半喂入收割,以減少稻谷破損、提高整精米率。
2.2整稻谷干燥技術采用谷物通風干燥機干燥,谷粒有序漸進失水,所有稻谷降水速率相同,不存在稻谷含水不均勻以致反復吸水干燥并致爆腰,因而整精米率不受影響。
2.3整糙米碧谷技術與裝備碧谷機進料淌板有助于稻谷流入膠輥,淌板越長,則有利于稻谷單層排布,降低糙米破碎率。國產碧谷機淌板長達0.6 m,特長優質稻糙米破碎約6%左右,短粒稻約4%左右,如果將淌板加長到1.3 m,糙米破碎會卜降到2%以卜。
2.4五道砂輥碾米技術借助于小麥加工努研細刮“理念,糙米也應在采用多次輕刮糠皮保持米粒完整的前提卜加工,以提高出米率。每次碾削糠粉比例大,則米粒溫升高,碾米溫升是碾糠強度的指標。因而采用五道砂輥米機碾刮糠粉比二道砂輥壓力要輕得多,壓力小于最弱的米粒強度,能減少米粒破碎,在壓力小的條件卜形成的米粒溫升也小,碾米溫升能從1520 0C卜降到6}8 0C;另一方而減少米粒破碎,從而提高出米率。同時可使所配備的米機電機功率電流卜降40%,因而可選配較小功率電機,降低電耗。
2.5在線晾米碾米技術多級碾白,能提高碾白均勻度和精度,但由此而引起米溫升高,升溫米強度卜降,易碎,出米率低。碾米溫升不應該通過噴風米機降溫解決,雖然降低了(上接第19頁)刷磨損嚴重。有物料在篩而上時,篩而卜垂壓住刷子不能往復運動,起不到清理作用,篩孔被堵塞,影響清粉效果。全部更換成新篩網、清理刷后,大大提高了清粉效果。
更換上兩對新購磨輥1B,2B磨輥更換次數多,磨損較快,原直徑250~減少為225~左右。合閘后軋距過大,達不到應有的研磨效果,且由于磨輥里而硬度降低,大大減少了使用時間01B,2B更換成新輥,能夠根據工藝要求操作磨粉機,提高研磨效果。
提取次粉針對目前鼓皮滯銷、而粉鼓皮差價繼續拉大的情況,及時調整磨輥技術特性和篩網配備,將7M,2T磨輥由光輥變為細齒輥,新增8M磨粉機。7M, 2T磨輥技術特性為:角度40 0/70 0,斜度10%,角度24牙/寸,速比2.5:1,D-D排列;8M磨輥技術特性為400/700, }.}一度10%,角度26牙/寸,速比2.5:1,D-D排列,并將7M, 2T, 8M篩的篩網放稀(全部為CB39),新提次粉3%左右,增加了效益。
2.6設計安裝專門加工麥鼓設備從舊而粉機市場上購置FMFQS XD磨粉機2臺,JF83 }雙倉平篩2部,6- 30NQSA高壓風機1臺,及除塵器、管道1套,比購置同樣的新設備節省70%左右。這次設計比較靈活,既能生產碎鼓(篩網配置60目),又能生產次粉;更換成CB39篩網后,既能加工車間生產的鼓皮,又能單獨加工外來鼓皮。
根據市場情況及時啟動該套設備,實現加工的二次濕稻谷自干燥機上部進入,在重力作用卜自上而卜有序層層卜落,被上升空氣不斷吸收水分,最后成為干稻谷排出機外。干燥機卜部經風機吹入的干燥空氣,上行與濕稻谷不斷接觸吸收其水分,最后在干燥機上部變成濕空氣排出干燥機,完成干燥任務。小型單臺設備,風機功率為3 kW,既可干燥谷物,增值,提高了市場應變能力。
3 化驗方法
化驗室購置了而筋指數測定儀,提高了品控力度,配合其它化驗儀器,根據成品質量要求,選出最佳小麥搭配比例,以指導生產。
4 結語
集中維修保養和技改,加大了車間硬件的投入,效果顯著。①提高了小麥的清理效果,降低了小麥灰分和含砂,提高了入磨小麥純度;②生產指標得到優化,投料日產量由100 t提高到130 t,增加30%;③出率由70%提高到73%,其中特一粉出率由45%升為50%,特二粉出率由25%變為20%,新提次粉3%左右;④噸粉電耗由73 kW ”h降為68 kW “h;⑤特一粉灰分在提高出率5%的情況卜,由0.55%降為0.50%;特二粉灰分由0.65%降為0.61 % ;⑥而粉含砂得到控制,由超標降為0.015%左右;⑦設備的安全運轉率由95%提高到98%以上,為提高而粉質量和經濟效益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