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農產品供給更緊張,農業部的相關政策開始調整
來源: http://www.www-bb182.com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5-03-20 閱讀次
近些年,由于新增人口對農產品的需求增加;大量農民工進城后由糧食生產者轉變為消費者;中國人食物結構變化,肉蛋奶等高耗糧副食的需求增多;全球能源危機爆發,更多的糧食油料作物被轉換為生物燃料,農產品的需求增長速度大于供給增長速度。10月31日,第三屆農業投融資洽談會在成都舉辦,農業部政策與法規司司長張宏宇在會上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農產品的供給形勢將加劇,為進行緩解,相關的農業投融資體系需進行調整。
“與消費的迅猛增長相比,糧食等農產品的供給增長相對緩慢,還有一系列不穩定的因素存在!睆埡暧钫f。在今年年初,他曾經到安徽等糧食產地調研了一個月。以容城縣為例,在八十年代時水利提灌站的數量為1500多個,現今這一數字只剩下了60個,其中還僅有10個仍可繼續使用。受一系列相關因素的影響,目前該地的水稻種植面積,已經從30萬畝減少到了不足2萬畝。
耕地的供應形勢是造成中國農產品供應“緊平衡”加劇的另外一個因素。2010年時,中國進口了5480萬噸大豆,30萬噸棉花。有相關測算顯示:如果這些農產品均有中國自給的話,需要額外4-5億畝的耕地,或者6-7億畝的坡耕地。
在談到相關的應對措施時,與會的多位嘉賓均表示,為了進一步讓農業得到發展,相關的農業投融資體系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同時參會的農業部總經濟師張玉香對此表示贊同,并表示農業部的相關政策從今年年初已經開始進行調整,并制定了相關的工作指導意見,其中涉及的內容包括增加三農信貸發放等。
張宏宇認為,在進行具體的調整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有:貨幣政策給予補貼、稅費進行減免、改善農村金融監管水平。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www-bb182.com
上一篇:花生米價格合理性回歸
下一篇:青島花生油價格穩居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