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油脂的煙點與用途介紹
來源: 托普云農 類別:實用技術 更新時間:2018-01-31 閱讀次
煙點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油脂經加熱至逸出分解物時,首先發覺到冒煙時的溫度,用這一項指標來判定油脂品質也是行業標準之一。當油脂未達到某一規定溫度時就產生少量青煙就能判定為不合格。當然,煙點的測定是需要借助煙點測定儀才能進行準確測量的,如果單靠人工測定就很那達到要求。
經過煙點測定儀的測定研究發現:煙點高的油脂熱穩定性在一定時期內較好,油炸食品及烹飪操作環境衛生條件較好,食品風味好,但一味追求高煙點的油脂產品,必將受加工過程高溫的影響,若工藝條件控制不當,不但使油脂發生雙鍵的異構化及聚合,熔點升高,降低消化吸收率和營養價值,而且使油中的天然抗氧化劑大大減少,儲存安定性降低,含油食品貨架期縮短。因此,必須綜合考慮油脂產品的各項質量指標,選好工藝并把握好油脂精煉各工序的工藝條件,才能得到既品質良好,又有較長儲存期的食用油脂產品。
此外,不同的種類的食用油脂,經煙點測定儀測得的煙點值也不同,這也是為什么不同的油脂會用在不同的地方。適合油炸的一般要求煙點較高,而烹飪和烘焙則對煙點的要求,相對要低一些。就比如常見的黃油煙點在150℃,被用作烘焙較多;玉米油煙點是230℃,適合油炸;橄欖油煙點190℃,適合烹飪和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