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限價:政府應補貼,企業需轉型
近日,繼日化企業、酒企之后,市場傳出食用油“限價令”將延長2個月的消息。這將對企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和訊網連線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他認為,企業執行“限價令”產生的成本應該由政府財政承擔,市場經濟一定要處理好獨立經營的企業主體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企業市場行為與行政干預的關系。安徽豐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宏軍認為,限價措施對大型企業影響有限,中小企業通過轉型,開發自身特色產品,將是企業發展的新方向。
控制通脹應理順企業行為與政府干預關系
2010年11月底,國家發改委就曾約談了中糧集團、益海嘉里、中紡集團和九三糧油集團四家大型食用油生產企業,要求企業在4個月內不得上調小包裝食用油價格。在4個月限制到期之后,近日有消息稱限制期限或將延長2個月,這一消息也得到了企業證實,豐益國際新聞發言人8日稱,中國政府官員已經要求其推遲上調食用油價格。據稱,國家發改委不久前已經駁回了一些企業的漲價申請。
據悉,為了確保價格總體穩定,2011年4月2日發改委約談了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百貨商業協會、飲料行業協會、奶業協會、家用電器協會、糖業協會、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糧食行業協會、肉類協會、蔬菜協會等17個行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明確表示,約談的目的是為了“防范可能存在的以漲價為目的的違法行為”。
李國祥表示,發改委限制食用油價格是經過反復論證的,發改委進行市場干預的出發點在于控制通貨膨脹,但李國祥認為,市場經濟一定要處理好獨立的經營的企業主體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企業市場行為與行政干預的關系。
公共政策執行成本應由財政承擔
李國祥指出,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獨立的市場主體,應該受到尊重,同時能夠獨立自負盈虧,若由于政府干預而增加了成本開支、減少了盈利,應該通過政策進行補償;其次,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與執行公共政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后者產生的成本應該由政府財政而非企業承擔;最后, 如果公共政策需要由企業來執行,需要財政以直接補貼或減免稅收的方式,給予企業相應補償,而不能過度傷害企業的利益。
李國祥表示,目前對食用油價格控制主要針對小包裝油,并且小包裝油已經出現倒掛現象,如果價格限制長期化,為避免出現小包裝不愿意做、大包裝油出現過高盈利的現象,市場必須盡快理順產業中各個環節的利益關系。
限價措施對中小企業影響較大
安徽豐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宏軍對和訊網表示,發改委實施限價以來,小包裝食用油的價格基本平穩,對于四大糧商,國家有補貼,擁有海外原料采購基地的,前期已經在境外期貨市場獲得收益,對小包裝油的限價措施只是降低了企業利潤,對整體影響有限。
但是對于國內的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對東北一些以國產大豆為原料的生產企業,限價措施的影響極大,趙宏軍指出,這些中小企業并沒有得到相應的限價補貼,加之前期限價期內,散油價格波動較大,豆粕價格漲不上去,使一些地域品牌的小廠難以為繼紛紛停產,目前仍有很多企業在壓縮庫存,延長限價期限可能是導致這部分企業停產的局面。
趙宏軍還指出,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小包裝食用油處于相對的消費淡季,不會像春節前一樣受到限價的太大影響,但是,由于國內散油緊隨外盤,小包裝油不能漲價,限制了整體銷量,長此以往,企業的品牌會受到影響。
政府應采取補貼中小企業中小企業需實施轉型
李國祥認為,控制通脹的手段中,貨幣政策見效慢,適用于中短期;而目前我國面臨輸入型通脹,政府增加補貼、給予相關企業優惠政策將成為穩定食用油價格的最重要措施;此外,政府需要加強市場監管。
對于限價措施,身處企業的趙宏軍認為,從國家大局考慮,包括提高存準金率、加息、限價等都是必要的措施,但是中小企業因為承受能力較差,而且與大品牌相比競爭力也相對較差,他建議,中小企業需要轉型,利用當地的油脂油料,如花生、菜籽等,發展自己的特色產品,并結合自身的品牌,形成自己的市場份額。
趙宏軍說,做自己的特色產品,在市場的夾縫中求生存,從整個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來考慮,也是很有必要的;又由于中小企業在原料、加工、終端產品、銷售網絡等方面,根本無法同大型企業競爭,所以實施轉型也是為企業今后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www-bb18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