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定氮儀對飼料粗蛋白含量測定結果的影響
2種定氮儀對飼料粗蛋白含量測定結果的影響
應用KDN-2C半自動定氮儀和傳統(tǒng)凱式蒸餾裝置(仲裁法)測定飼料中粗蛋白質含量,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2 種儀器測定粗蛋白的含量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P >0.05),但仲裁法測定值比半自動定氮儀略高。
粗蛋白質是飼料常規(guī)營養(yǎng)分析必檢指標,現(xiàn)今使用的國標GB/T 6432-1994 檢測方法給出了2種選擇,一種是傳統(tǒng)凱式玻璃蒸餾裝置(仲裁法),另一種為半自動或全自動定氮儀。二者的檢測原理相同,但測量結果并非完全一致。筆者應用KDN-2C半自動定氮儀與傳統(tǒng)凱式蒸餾裝置2 種儀器設備,抽取某知名飼料企業(yè)生產的豬配合飼料和濃縮料樣品,進行粗蛋白值含量的分析測試,并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來比較儀器間的測量差異,為飼料生產中建立更加準確、可靠的分析方法提供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試驗樣品:抽取市售某知名企業(yè)生產的仔豬配合飼料和濃縮飼料各1 000 g。
1.1.2 儀器設備:KDN-2C 半自動定氮儀、全量凱式玻璃蒸餾裝置、旋風磨、電子分析天平(感量0.0001g)、凱氏燒瓶、消化管、消化爐、可調節(jié)爐、酸式滴定管、三角瓶等。
1.1.3 試劑:98%濃硫酸、無水硫酸銅、無水硫酸鈉、400g/L 氫氧化鈉、20 g/L 硼酸、鹽酸標準滴定溶液、甲基紅溴甲酚綠混合指示劑等。
1.2 試驗方法
1.2.1 樣品制備: 采用四分法將樣品縮減至250g粉碎,并全部通過40 目篩,存于密閉瓶中,待用。
1.2.2 樣品測定:測定前,充分檢查儀器設備,確保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采用GB/T 6432-1994 方法[1],分別啟用凱式蒸餾裝置,半自動定氮儀測定樣品中粗蛋白含量,重復6 次。
1.3 統(tǒng)計分析采用Excel 2007 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用SPSS17.0進行t檢驗,P<0.05確定為差異顯著水平。
2 結果
結果顯示(見圖1),全量凱式蒸餾裝置測定出的配合飼料和濃縮飼料樣品平均粗蛋白質含量比半自動定氮儀略高,其差值分別為0.43%和0.38%。2 種儀器測定不同樣品結果的相對偏差均小于1%, 其重現(xiàn)性都在規(guī)定的允許誤差范圍內。對測定值進行t 檢驗分析(見表2),結果表明,2 種儀器測定粗蛋白的含量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P >0.05)。
3 討論與結論
蛋白質是飼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含量直接關系到飼料的質量。飼料中蛋白質的檢測十分重要。該試驗按GB/T6432-1994方法,采用半自動定氮儀和改裝的全量凱式蒸餾裝置,重復6 次測定豬配合飼料和濃縮飼料中粗蛋白質含量,結果表明,后者(全量凱式蒸餾裝置)測定2 個樣品的差值平均比前者高0.40%,但二者未達到顯著差異(P >0.05)。筆者在長期檢測中也發(fā)現(xiàn),全量凱式蒸餾裝置測得粗蛋白質含量總體略高于定氮儀。另外,在測定值的重現(xiàn)性上,定氮儀更好,測量精度相對要高,這與程彥偉等報道基本一致。總體來看,凱式蒸餾裝置操作步驟相對繁雜,消化時間長、耗能多,人工參與化程度高,在實際生產實踐應用中效率偏低,不具備定氮儀的效率優(yōu)勢[4]。但它作為國標中的仲裁法,在檢測結果爭議判定時,需要采用該方法驗證。故建議在飼料監(jiān)測粗蛋白邊緣值判定上,注意適當考慮檢測儀器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