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對苜蓿中粗纖維含量的影響
苜蓿營養價值高,粗蛋白、粗纖維、維生素等組成比較齊全,適口性好,具有廣泛的生態適應和穩定的生產力,是內蒙古地區主要栽培草種牧草之一。在我國農牧業生產和生態經濟建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目前,紫花苜蓿倍受國內外市場青睞,發展前景廣闊。
為拓寬紫花苜蓿的生產發展區域,加快紫花苜蓿產業化進程,現對其營養成分做如下分析。
1 試驗地及試驗地區概況
1.1 試驗地概況試驗地位于內蒙古民族大學農學院試驗農場進行,試驗田地土壤為灰色草甸上,有機質含量16109g/kg,水解氮62101g/kg,速效磷25126g/kg,速效鉀146158g/kg,ph為8143.
1.2 試驗地的生態條件本試驗地處于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東段,屬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溫619e,\10e活動積溫3 184e,無霜凍期150d,多年平均降水量39911mm,生長季內(4 ~ 9月)降水量占全年89%.
2 試驗材料及試驗設計
2.1 試驗材料參試品種為美國HL232HQ、加拿大苜蓿阿爾岡金、赤峰敖漢苜蓿,氮肥為尿素(N\4613%)磷肥為過磷酸鈣(過石)P2O5\14%),鉀肥為K2SP4(K2O\50%)
2.2 試驗設計采用隨機區組設計,試驗小區采用/34140設計的編碼值和結構矩陣,14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面積3m2,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分別為加拿大苜蓿阿爾岡金,美國苜蓿HL232HQ,敖漢苜蓿。在苜蓿初花期刈割,當年刈割3次。播種當年采用人工開溝按施肥總量60%施基肥,分別以20%為2次刈割后追肥。
3 試驗處理方案及測定方法 酸性洗滌劑法(ADF)
3.1 試驗處理方案
3.2 測定方法
3.2.1 粗蛋白含量的測定 分別取開花期和成熟期3種苜蓿烘干樣品015g,3次重復,利用凱氏定氮儀測定粗蛋白含量。
3.2.2 粗纖維含量的測定 使用CXC-06粗纖維測定儀測定粗纖維含量
4 結果與分析
4.1 不同施肥對苜蓿粗纖維含量的影響
4.1.1 磷、鉀水平,氮對赤峰敖漢,美國、加拿大3個品種苜蓿開花期粗纖維含量的影響由1可見,在磷、鉀水平下,隨氮肥水平的提高,加拿大苜蓿粗纖維的含量呈現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變化趨勢,而敖漢、美國2品種苜蓿粗纖維含量的變化曲線十分相近,變化不明顯,近乎于直線,但加拿大苜蓿含量大于敖漢和美國2種苜蓿的含量,3條曲線在處理3處幾乎相交于一點,在加拿大苜蓿變化曲線中,以處理2粗纖維含量最高,處理6的粗纖維含量最低,由此可見,開花期苜蓿在磷、鉀水平相同條件下,隨著氮施量的增加,對美國和敖漢2種苜蓿粗纖維含量的影響不大,而對加拿大苜蓿含量的影響較大。
4.1.2 氮磷水平,鉀對赤峰敖漢,美國加拿大3個品種苜蓿開花期粗纖維含量的影響:
苜蓿是需鉀的植物,鉀在植物體內主要起同化作用,還參與平衡水分、能量的形成、同化物的轉運和粗纖維的合成。由2可見,在氮、磷水平相同的條件下,隨著鉀肥的施量增加,3種苜蓿粗纖維的含量曲線總體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總的來說,波動不大,在開始時,曲線由處理8到處理9,加拿大>美國>赤峰敖漢,在處理6時,3條曲線幾乎交于一點,各苜蓿品種均以處理9的粗纖維含量最高,處理6的含量相近。
4.2 結果分析
5 討論與結論
5.1.1 氮、鉀水平,磷對美國、加拿大、敖漢3種苜蓿開花期和成熟期粗纖維含量的影響比較開花期和成熟期3種苜蓿粗纖維含量曲線變化趨勢相似,都呈現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在處理6時有最低值,但總體含量是成熟期大于開花期。
5.1.2 磷、鉀水平,氮對敖漢、美國、加拿大3種苜蓿開花期和成熟期粗纖維含量的影響比較2時期曲線總體相近,都呈現先升高后降低而后又升高的趨勢,但在開花期加拿大的含量變化顯著,美國、敖漢變化不顯著,在成熟期,美國、敖漢變化顯著,加拿大變化不顯著。
5.1.3 氮、鉀水平,磷對敖漢、美國、加拿大3種苜蓿開花期和成熟期粗纖維含量的影響比較2時期變化曲線有顯著不同,開花期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趨勢,成熟期呈現先降低后升高而后又降低的變化趨勢。
5.2 小結
本實驗是分析不同施肥對不同品種苜蓿在開花期和成熟期兩個時期粗纖維含量的影響,由上述分析可得出最佳施肥方案為尿素60133kg/hm2,過石90178kg/hm2,硫酸鉀132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