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類儀器儀表內雜化勘驗程序的預設
觀測系統炮點和排列的設置Rxy(檢波或接收點坐標)的設置,即束線接收測網的設置:在Ariesmap中點擊標簽Rxy,使用Rxy/Build3d操作后出現ReceiverCoordinates對話框,該束測線要求布置測線181、185、、217共10條,同時每條測線上布設樁號61300共240道,輸入完畢后點擊Build,施工所需的測線就顯示在map窗口中。
Sxy(炮點或激發點坐標)的設置,該項設置確定了束線所有炮點的布設規律:在Ariesmap中點擊標簽Sxy,使用Sxy/Build3d操作后出現SourceCoordinates對話框。由于炮排線是有規律的,按增量為1從501、502、503、、直到544排,參見炮線號布設中數值,在各個編輯框中正確輸入。ARIES儀器實現這樣的設置比較簡單,但要實現對應炮排線上炮點樁號按增量為2,而相鄰排起始樁號分別為181、182、181、182如此循環規律,儀器無法一步設置運算增量,需要建立一模板后,再逐步編輯修改進一步設置。
炮點模板的設置炮線號布置炮點樁號設置第1條炮線號501第1條炮線第1個炮樁號181第2條炮線號502第2條炮線第1個炮樁號181炮線增量1樁號增量2炮線數44每條測線總道數14炮線間距250道距100首先在Ariesmap中點擊標簽Sxy,用命令Sxy/Build3d顯示SourceCoordinates對話框,按照炮點樁號設置列中數值輸入至編輯框中,這里把501、502排對應的第一個樁號都輸入181進行設置,點擊Build后再存盤形成炮點初始模板。在Ariesmap中就建立了從501到544共44條炮線,這里炮點線(炮排)與測線是互相垂直的,同時讓各排中炮點按增量為2從181開始,183、185、、205、到207結束的規律變化,各排起始位置應對齊,奇數排炮點即符合要求。
然后在Ariesmap中點擊Sxy標簽,進行Sxy/Rename操作,對502、504、、544偶數排炮點名稱分別進行修改,保證所有偶數排炮點樁號均按照182、184、、208的規律變化,在502排上從181按下鼠標左鍵并拖動到207選中502整排,出現RenameSxyCoordinates對話框,在RenameSxyCoordinates中修改起始炮點樁號181為182,檢查炮點樁號為182、184、、208,再對其它偶數排分別修改炮點樁號數據。
完成炮點樁號數據修改后,由于從位置上181和182之間按照觀測系統編制原則,應當是東西錯開一定的距離(50m),在Ariesmap中點擊標簽Sxy,操作Sxy/Move,編輯所有偶數排上炮點,用鼠標左鍵在502排上從樁號182到208選炮點后,彈出SkidStations對話框,在East編輯框中鍵入50后,使炮點向東(上)移動了50m,點擊OK確定所作修改,再依次對其它偶數排進行設置。
經過上面一系列的設置和編輯,存盤保存所有設置,測網和炮線的設置與實際布置對應一致。Patch的設置該項設置是觀測系統的最后一環節,是把每一個具體炮點和對應接收排列連接,是炮檢關系的確定。
完成網絡設置在Ariesmap中點標簽Layout,連續操作Layout/opmitze/ok布置排列;然后在Ariesmap中點標簽,連續操作Net/Quad連接儀器,構建網絡,就能與外部排列形成一個地震采集完整系統。
設置命令線Commandlines前面在NewprojectCritical項目關鍵參數中設置命令線Commandlines中已經設置為10組,下層設為5個標簽。
在1號組中包括501、511、521、531、541排內全部炮點的設置,同樣在2號標簽下包括502、512、522、532、542排內全部的設置,如此使用09組別與下邊的5個標簽組合可以把所有的炮點設置進來,施工中能很方便找到要放炮的位置,跳排放炮也不再困難。
結束文章介紹了ARIES儀器實現一整束線觀測系統的設置方法。其實用儀器內部操作命令來設置復雜觀測系統有多種實現方法。只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地發掘和探索,增強對儀器功能的了解,真正掌握儀器內部命令功能,就能熟練、靈活、快捷設置出不同的觀測系統炮點和排列,提高生產效率。
【中國糧油儀器在線】部分信息來自互聯網,力求安全及時、準確無誤,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對其觀點贊同或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