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兩會期間談“食品安全”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在多個場合都談到了食品安全問題。過去的幾年里,“地溝油”“瘦肉精” “染色饅頭”“乳膠門”等一系列事件的曝光,不僅僅給人們的身體上帶來傷害,心理上也在承受著壓力。像筆者一樣的消費者,經常穿梭于食品市場內挑選需要的食物,但是卻常常空手而歸,因為考慮到食品安全問題,讓筆者徘徊于買和不買之間。
3月8日下午,宗慶后作客浙江在線在北京的新聞中心,與網友一起互動交流,探討食品安全問題。他認為,食品安全已經引起國家重視,是有很大的進步,但在實際上問題卻并沒有徹底解決。
網友問:食品安全“制度屏障”為何屢屢被突破?
宗慶后說:主要是源頭產生的。因為工業發展以后帶來很多污染,空氣也污染了,水也污染了,土地也是污染了,土地的重金屬含量也比較高了。
同時宗慶后也提到食品行業是多頭部門管理,多頭部門又不管,重審批,輕管理。因為現在實行的是分段管理,比如農業部管農產品,那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管企業,那么工商局管商業流通渠道。但關鍵的是標準跟檢測應該從一個部門出來,否則標準也在“打架”,導致檢測數據也在“打架”。
人大代表宗慶后表示出口食品先海關檢查,到了國外相關部門要查,進入市場還得查,不符合要求就進不去。由于出口商品監管比較嚴格,所以合格率比較高。避免出現現如今的食品安全標準“內外有別”的尷尬。因為有相關數據顯示,多年以來我國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而內銷食品在“多年整頓”的背景下,合格率卻只有90%左右。
國內存在著不少小企業,甚至有些小作坊,只以盈利為目標,監管上存在問題。盡管這些年有生產許可證后情況有所好轉,但企業和有關部門的管理都還沒到位。
在今年兩會上,宗慶后也提交了《關于完善食品安全監管及建設長效保障機制的幾點建議》。其中也提到,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加強食品源頭控制能力的建設,與國際接軌,加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法規的制修訂工作,加強風險交流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說,從加強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講,這是需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來打的一場食品安全的全民保衛戰。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www-bb182.com